每年的这个时候铺天盖地的宣传都会说:初三很关键,初三很紧张。那么初三为什么这么紧张?有的同学能够念好合适自己的一套学习经,而有的同学则苦寻而不得其法。接下来为大家深入解读初三的紧迫性!
2015-10-28
此文是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三年前的初三家长会上一个家长的文章,文章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至少让我们可以冷静地想一想,面对孩子,面对现实,我们当家长的该怎么办?
2015-10-27
一转眼,孩子快14岁生日了,已经是初二年级的中学生了。回头想想,竟没有几次真正坐下来与孩子一起进行很“平等”的交流。特别是在孩子上了初中以后,每当跟孩子在一起,不是对他提要求,就是大声地批评他。
2015-10-27
中考助手一直强调学习中的习惯、方法的重要性。无章无法的埋头苦读常常让人迷失方向,而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事半功倍。
2015-10-27
我们如果能闭起眼睛,那些缺点、不足和问题就不存在了。 有些家长反问我说,那不是自欺欺人吗?这些家长也许不知道, 学会欺骗可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2015-10-26
两年前,某知名老牌重点中学在高考中“再创辉煌”,标志之一便是有一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辉煌的背后有着残酷的生源大战——所有“名校”的高升学率背后都必然有着“高度密集”甚至“高度垄断”的优秀生源。
2015-10-26
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2015-10-26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她的班里总共有四十五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二十三。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2015-10-22
潜意识告诉我,这是一个好话题,这是一篇值得阅读的文章。 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产生了一百多位得主,10月初,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也正式揭晓。其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他们的作品并非遥不可及,除了大学生,高中生甚至初中生也可以读一读。本期,京华时报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正荣和东直门中学语文老师孔祥华,请他们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诺奖得主相关书籍。
2015-10-22
一、听视并用法: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
2015-10-22
有朋友的孩子问:一个晚上要复习四五门功课,怎么才能复习有效呢?时间不多了,就算不睡觉也做不完啊?这个问题大概是很多同学会碰到的现实情况,听听下面这位名校学姐给出的初三生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这些方法和安排适合90%的同学!家长和孩子都好好收藏起来吧!
2015-10-21
其实从升入初一开始,关于中、高考的战斗已经开始。面对中考和高考这两次重要的考试,细节往往决定着最终的成败,而大起大落的学生最终考试结果往往是"落"。
2015-10-21
随着初三备考学习的不断深入,如何在初三有限的复习时间内高效的提高成绩,是每个中考生和家长的心愿。《提分宝典》提示:其实,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自主学习到底是什么?中考生们该如何有效的自主学习来备战中考呢?
2015-10-21
2015-10-20
柳比歇夫并没有过人的天赋,也没有令人垂涎的优越环境,他小时候由于顽皮还曾经摔断了胳膊,年轻时溜冰又使自己的脑袋受了伤,成人时又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可是一种可怕的病。看起来,命运似乎注定了这个可怜的人要像其他绝大多数人那样度过一个平凡的人生。
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