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高中,考上重点高中。样一来,免不了经常唠叨,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了压力,使学生感到家庭压力大,烦躁苦恼。家长们希望孩子能上大学,能成才,
2017-11-01
进入初中后,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成长将面临哪些变化?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怎样和孩子一起规划好三年的初中生活?听听专家怎么说。 孩子的学业不同于小学 家长对此要有清醒认识 学习科目
2017-11-01
1.家长定位要准确 一到初三,我看到不少家长比学生着急,不少家长带孩子买回一堆参考书,练习册,还有不少家长四处打听中考信息,托门子,走后门,忙的不亦乐乎。其实家长急,没有用,是您的孩子参加中考,而不是您
2017-11-01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 大权 ;只有在父母共同承
2017-11-01
(一)家长要学会从容面对 无论怎么着急,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家长在心态上要做到从容镇定。 (二)无条件爱孩子 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但是现在有很多家长在爱孩子方面却增加了条件,把爱与学习挂钩,把爱与优秀挂钩,
2017-10-26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 大权 ;只有在父母共同承
2017-10-26
初二是分水岭,在初二整个学习也是承上启下的作业,现在很多人都经历过初中教育,但是你了解什么是 初二现象 吗? 初二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时期。一方面,此阶段学生没有初一时对中学生活的新奇与陌生,也暂时没有初
2017-10-26
关于初一: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方法和方式,做好文科的积累。 小学生进入初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不会听讲、不会记笔记,会的做不对。小学知识比较简单,偶而听一耳朵就能明白,没养成听讲和记笔记的习惯。中学知识相
2017-10-26
有些家长对孩子教育可能存在误解,认为只要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自己就可以忙于事业了,闲暇时只需喝喝茶、打打麻将,几年后,学校就能培养出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神童来。 跟我学物理网贾兰华老师说:
2017-10-26
很多家长会发现:在孩子考试结束发下卷子后,总是难免要一声叹息或者几声叹息。 这个问题我怎么没想到?! , 这么简单的计算我怎么居然算错了?! , 我怎么草稿纸上算对了,卷子上却写错了?! 孩子会把正确率的
2017-10-26
1、任何一种逃避的心态,都是对学习的辜负 心态最重要。学生本来就以学习为天职,学习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必须或者必要,任何一种逃避学习的心态,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并最终会导致各种对自己不利的结果。因此
2017-10-26
中考临近 家长不知如何应对孩子的焦虑 专家建议 别让自己的关心泛滥 很快就要中考了,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开始烦躁,一方面害怕中考的来临,另一方面又盼着中考赶快结束。不仅如此,有些家长也跟着焦虑,有的急的高血
2017-10-26
迎战中考需要平静安稳的环境,家长要为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轻松活泼的家庭氛围。 1、用微笑和饱满的情绪会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分散孩子沉重的心理压力,减轻学生对考试的焦虑,不要让考生总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
2017-10-26
按理说,父母应该是子女最亲近的人。可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信任父母,有话不愿说给父母听,甚至不愿意回家 这一方面说明中学生由于身心的不断发育成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增强,试图摆脱家长的约束和管
2017-10-26
1.找 要素 。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
2017-10-11